【秋收现场】秸秆“较劲”粉碎机?农技专家支招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
本报记者 田野报道 正值秋收时节,多地农户反映秸秆粉碎机频频遭遇“罢工”现象。在安徽亳州的一处农田,种粮大户王建国指着堆积如山的玉米秸秆发愁:“这已经是第三次返工了,秸秆湿度大,机器就像吃‘夹生饭’,刀片都崩了两副。”
这种现象并非个例。记者走访发现,今年华北地区连续阴雨导致秸秆含水率普遍超过40%,远超粉碎机25%的标准工作阈值。农技推广站李晓峰主任现场演示:“采用‘两段式’处理法——先用揉丝机粗加工,晾晒至含水量30%以下再粉碎,效率能提升60%。”
农机研发企业也传来好消息。某品牌最新推出的双轴粉碎机加装了湿度传感器,当检测到秸秆过湿时会自动调节转速。山东潍坊的试用数据显示,配合田间“井”字型铺放晾晒法,日均处理量可达30亩。
专家提醒,秋收尾声将至,农户可采取“错峰作业+机械改装”组合方案。对于急需还田的地块,建议临时加装合金锤片,或将粉碎机出口挡板调高5公分,有效解决缠草堵塞问题。(完)